“零基础速成班”乱象频出 67.1%受访者归因缺乏有效监管
  • 分享知识关于:♚841995论坛网站2017年♚2023详情解析
  • 2023-03-31
  • 0

分享知识关于:♚841995澳门论坛资料老玩家♚2023详情解析42. No matter how good things are, there is also a day to lose, no matter how beautiful things are, there is a day to forget. If you can not have to let go, if reluctant to pain, should cherish, should give up on giving up, walk easily, just live smoothly. Don't ask who hurt you, who hurt your feelings.

  

  “零基础速成班”乱象频出,67.1%受访者归因缺乏有效监管  

  近来,配音、插画等“零基础速成班”迅速蹿红。这些培训班声称“小白”也能速成,但实际上套路满满,课程质量参差不齐,遭到不少学员投诉。你接触过“零基础速成班”吗?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1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8.4%的受访者表示周围有人在“零基础速成班”上踩过坑。对于“零基础速成班”乱象,67.1%的受访者认为是培训市场混乱,缺乏有效监管。94.9%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择业观念。

  近半数受访者表示周围有人在“零基础速成班”上踩过坑

  上海某高校MBA专业学生韩津去年报了一个零基础插画班,为期一个月的时间,上八九节直播课,费用是三四百元。“我关注那个插画师挺久了,感觉他画得不错,就报班跟着学习,感觉还蛮好的”。

  调查中,52.4%的受访者经常能看到“零基础速成班”信息,41.9%的受访者偶尔能看到,5.6%的受访者没有看到过。

  北京某高校大学生刘欣会用手机应用听一些课,她发现很多课程会打出“零基础速成”或“七天学会”之类的旗号。

  韩津说,插画课程有两种赚钱途径,一种是通过专业网站发布作品,甲方或有需求的人看到会找你接单;另一种是在小红书、B站、抖音等平台打造个人影响力,通过影响力接单或开班赚钱。“我报的班走的是影响力路线,老师会鼓励学员把作品发到社交平台上,大家一起点赞,互相评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我涨了几十个粉丝”。

  调查中,16.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或周围人接触过“零基础速成班”,39.6%的受访者了解过相关信息。

  “某个平台有一段时间频繁地推‘全媒体运营班’广告,我也收到过几次,花1元就可以报名。我有一个朋友报名后被拉到一个群里,会频繁推送信息忽悠继续报班,还承诺学完后可以兼职挣钱,如果不报班,就会一直发信息,我朋友不堪其扰退群了。”韩津说。

  调查中,48.4%的受访者表示周围有人踩过“零基础速成班”的坑,23.8%的受访者表示没有,27.8%的受访者不清楚。

  刘欣表示踩过“零基础速成班”的坑,“上完一些速成课后感觉那些最基本的东西完全可以自己搞懂,不需要花钱花精力去上课,课程内容很‘水’”。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说,“零基础速成班”没有相应的服务标准和统一的教材体系、授课标准,授课效果是无法事前保证的。如果有些机构对课程效果做了很多承诺但又做不到的话,可能涉嫌虚假宣传。

  “现在很多人听到什么火就一窝蜂去学什么”

  韩津觉得“零基础速成班”缺乏政府、社会、平台等多方面的监管,课程质量参差不齐,课程是否靠谱,承诺能否兑现,完全靠自己判断,一旦判断失误就得自行承担时间和金钱损失。“先交钱再接单的形式,也存在一些难以发觉的猫腻”。

  对于“零基础速成班”乱象,67.1%的受访者认为是培训市场混乱,缺乏有效监管,66.8%的受访者认为是宣传广告隐蔽性强,且渠道众多,58.9%的受访者指出受众的信息甄别能力弱,54.7%的受访者认为广告宣传噱头大,容易上当。

  刘欣认为“零基础速成班”乱象和互联网缺乏有效监督有很大关系,“我接触的零基础课程基本是网络课程,没有线下课程规范。另外他们的广告做得非常吸引人,说7天就能达到什么效果、收获多少技能,但报班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要整治“零基础速成班”乱象,94.9%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择业观,其中67.6%的受访者认为很有必要。

  赵占领说,学员应当提高对速成班的客观理性认识,不要轻信宣传所说的效果,如果发现对方所作承诺没有兑现或上当,可以举报投诉,必要时也可以起诉。

  “现在很多人听到什么火就一窝蜂去学什么,之后另一波浪潮来了,又去学其他的,最后什么都没学专学精。”刘欣认为,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择业观念非常有必要,“任何过硬本领都难以速成,投机取巧的方式绝对不可取”。

  赵占领说,如今年轻人学习新技能的需求较大,在报班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要看师资宣传是否属实,第二不能轻信培训效果,要有理性认识,第三凡是承诺提供就业机会的,绝大多数是不靠谱的,如果报名要将这种承诺写进合同,可以签电子合同,如果不能签合同要把宣传页面保留好。

  韩津建议媒体多报道一些负面案例,警醒消费者,同时多宣传正规的机构,从而帮助人们理性选择。

  受访者中,00后占25.6%,90后占44.5%,80后占24.3%,70后占4.5%,其他占1.0%。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尚佳 张家悦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刘欢】

【编辑:程春雨】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
使用时间 1.6040320396423